在排演《赵氏孤儿》的日子里(回忆马连良先生)
郑亦秋(1914-1994),原名郑国轩,字以行,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人,着名戏剧导演。他幼年曾跟王秀庭先生学汪派京剧老生,与名家刘筱衡、刘奎官、小杨月楼、毛韵珂、毛剑秋等有过长期的合作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梅兰芳先生导演京剧《穆桂英挂帅》,又为欧阳予倩先生的剧作京剧《桃花扇》(杜近芳、叶盛兰主演)作导演,成为仅有的与北“梅”南“欧”合作的京剧导演,为我国戏剧事业的改革与发展,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
我从三十年代就十分景仰马连良先生。那时我在南方,记得马先生每次到南方演出,都带去新的“独家剧目”,而且在那些早已蜚声中外的老戏中,其演唱和表演又不断有所精进。
解放后,我们虽然分处北京的两个最大的京剧院,但马先生的戏我还是能够不时地观摩学习的。马先生注意到时代的变迁,不断地上演新戏,即使是那些其他著名演员已经演出成功、尚有潜力可挖的剧目,马先生也愿一试,并通过巨大努力使剧目有自己独具的特点。
马连良便装照片
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大庆,北京京剧团决定以强大的阵容排演《赵氏孤儿》,约我做执行导演,这是我与马先生的第一次、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,在这次排演中,不仅是对马先生的艺术,而且对马先生的为人,都获得深刻印象。在事隔二十余年之后回忆起来,还觉得有以下几点极其清晰:
一是那种发自内心的谦虚,而不是故作谦虚状。记得排演中间谈到“麒老牌”时,马先生总是由衷地表示敬意。又一次因谭富英先生排赵盾的戏谈起东北唐韵笙也有一出“闹朝扑犬’’,马先生回顾了唐先生在此剧中的精彩表演,请谭先生作为借鉴。另外,人所共知马先生在戏装方而极有研究,但马先生不仅把对程婴服装的设想拿来与我们商量,并主动表示愿为其他角色的服装设计出些主意,献点力量。
马连良、张君秋之《赵氏孤儿》
二是在排练过程中,不摆名演员的架子,处处以普通演员自居,坚决按导演的设计步骤进行。记得该剧刚串排起不久,我为了促进一下,决定第二天晚上进行响排。老实讲,当时几位主要演员的戏都还有些生,我要求响排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较早地发现问题,再去精雕细琢。而马先生听了我这个决定之后,并没因自己的戏生而加以反对。在第二天晚上,他仍旧以极大努力参加响排,并在响排后与大家一起在台毡上盘腿而坐,听我讲述对响排的印象及对今后的要求。
三是一切以戏为重的认真精神,马先生在《赵》剧中的戏是最重的,然而撂本子却是最早的。每次排练,台步及其他动作都十分认真,下台还征求导演意见。最使我感动的一件事是:排“盘门”那场戏时,当韩厥自刎死后,我原来设计程婴“跪步”到韩尸跟前,在“扫头”中连背药箱带甩髯口下场,当马先生正准备使用“跪步”时谭富英先生从旁提醒: “导演,马先生的腰有病,这个‘跪步’,是否……”我闻言连忙表示可以取消“跪步”,另想其他办法。不料在第二天排练中,马先生竟完整地按我们设计进行表演。我惊问其故,马先生告诉我: “昨天回家考虑来考虑去,觉得还是这样好,这个‘跪步’不能省。”在以后的正式演出之中,马先生不顾六十高龄和腰背伤痛,毅然把戏的需要摆在首位,坚持使用了这个“跪步”。
马连良之《赵氏孤儿》
回顾排练《赵氏孤儿》的那段生活,我从导演角度产生的最深体会是:马先生处处以普通演员自居,不仅关心自己扮演的角色,也关心其他人扮演的角色,而这种关心,又常常是通过尊重导演并向导演提出建议的方式来表达的。在今天,广大戏曲工作者已深知建立“编导制度”的必要,而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,在马先生这样著名艺术家的身上,就能显露出这样的美德与卓识,不能不使人深深叹服了。
(《马连良舞台艺术》)
-阅读链接-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
梨園雜志
微信号:liyuanzazhi
新浪微博:@梨園雜志